“未来五年,整个互联网行业(包括美股巨头在内的大厂)的人数会收缩一半,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程序员这个岗位。”

在第四期七牛实训营的开营仪式上,上海交大工研院执行院长、超脑 AI 孵化器发起人、连续创业者王佳梁,面对满场大学生开发者,带来了他的预测与观点。

作为中国第一代程序员之子,从小学习编程,拥有微软产品经理、成功带领触宝在纽交所上市、连续创业并成功发起超脑AI孵化器的王佳梁,结合自身经历与前沿观察,犀利地指出了AI时代人才能力模型的颠覆性变革。

一、双重焦虑:就业寒冬与AI替代的双重夹击

“过去的一两年时间里,程序员都处于一种非常大的焦虑之中,正经历着 double strike。”王佳梁直言不讳。

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下滑已成普遍困境,即使是斯坦福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毕业生也因此而焦虑;另一方面,对程序员而言,AI编程工具的飞速进化更是雪上加霜,它们首当其冲替代的就是程序员(尤其是初级程序员)。

“我的预测是,未来五年,整个互联网行业(包括美股巨头在内的大厂)的人数会收缩到现在的一半,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程序员这个岗位。”

二、破局之道:链接真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

面对严峻形势,王佳梁却指出了一个充满希望的解法——真实的项目实践经验。

他分享了他在澳洲之行中的新发现。澳洲的学生,同样面临就业压力,如果他们没有真实项目的实战经验,根本不可能找到工作。于是,澳洲的一个“匠人学院”找到一群大学生,在3-6个月的时间里,让很多导师带领他们在真实的项目里学习。

七牛实训营,和澳洲的匠人学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正是以“真实项目+导师指导”的机制,提供了珍贵的在实践中学习的平台。

在 AI 时代,学历变得越来越不重要,‘跟真实世界连接’变得更重要了。实训营的同学们应把握机会,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内抓住宝贵的学习机会,提升自己链接真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王佳梁如是说道。

三、看现象级产品:“非科班”的逆袭说明了什么?

分享过程,王佳梁谈到了当前国内三大现象级产品的成功——《黑神话悟空》、DeepSeek、《哪吒2》——这三个项目的创始人都不算科班出身,但是他们都能够做到这个行业的顶流,这是为什么呢?

“他们有三个共同的特质:第一,就是热爱,他们三个都非常热爱自己所在的行业,并没有把事情仅仅作为一份职业在做;第二,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第三,就是韧性,他们不断地碰到挫折、碰到失败,但他们没有气馁、没有放弃。AI时代的创新人才,正是需要这些特质。

四、愿力>能力:你想要做成一件什么样的事?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看到,编程这项技能,让程序员带来了巨大生产力,于是整个行业对这个岗位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但是,在面向未来的AI时代里,王佳梁分享一个重要的觉察:“未来,任何一个单一的技能都会很快地被 AI 替代掉。如果说,以前我们将‘能力’看作一个人的重要要素,那么在 AI 时代,‘愿力’将变得更重要——你想要做一件什么样的事、过程中你是否具备好奇心、提出问题的能力。

无独有偶,在上海交大工研院举办的AI类黑客松活动中,也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搞技术的同学,他们经常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反而是不太懂技术的文科生会有很多很多的想法。更有意思的是,因为现在有各种各样的 AI 编程工具,这些有 idea 的人,其实更能够快速地去实现一个项目,去把他的想法做出来。

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吴恩达也曾在 2025 年 7 月的公开演讲中给出了直接论述:“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发现那些懂编程的产品经理或者具备产品思维的工程师往往表现得更为出色。

因此,王佳梁给到了同学们的宝贵建议:“技术的底层的能力当然非常重要,但编程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如果单纯地只是做一个程序员,在 AI 时代的是你是最容易被替代掉的。反之,你需要能够真正的去理解产品需求、用户需求,会设计产品,甚至有很强的愿力去做一些东西,这变得特别的重要。未来,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

五、AI时代的创新人才:成为超级个体

基于当前时代的变化,王佳梁发起「超脑 AI 孵化器」,旨在探索探索 AI 时代下的教育新的方式,致力于培养 AI 时代下的 10 后超级个体,让孩子从中学开始,就带着热爱,在真实的世界里学习和创造。

王佳梁指出,虽然超脑 AI 孵化器面向中学生开展,七牛实训营面向的则是大学生群体,但超脑 AI 孵化器的一些培养目标与理念,同样适用于大学生。

1.  AI原住民(AI Native)

在 AI 时代,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终身的学习者,从十几岁的学生到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大家都要从头开始学习‘跟 AI 进行对话’的能力。我发现,很多程序员,他的代码的能力越强、越是在原有的工作中炉火纯青,他反而会对 AI 编程工具有一些抵触。所以,怎样才能够经常地应用 AI、提升 AI 的应用意识,并在具体使用这些技术工具的过程中保持批判性思维,这非常重要。

2.  未知探险家(VUCA Player)

“VUCA 时代” 是一个描述当前世界特征的概念,它源于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Ambiguity(模糊性)。在 VUCA 特征下,个人、组织或社会面临的核心挑战是:难以通过固定的模式、经验或计划应对变化。

王佳梁坦言:“在 VUCA时代,对大学生而言,你进入大学要学习的内容,等到大学毕业,可能已经被时代淘汰了;你刚毕业时拿到的一份工作,可能十年后连这个岗位都没有。甚至,AI 还将加速这些变化,变化的周期将缩得越来越短,每两三年就会迭代。这意味着,我们不断地被抛到一个不确定性的时代里。在这种情况下,真正需要具备的,就是不断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包括自学能力、持续学习能力。

3.  独特创造者(Unique Creator)

王佳梁也提出,在 AI 时代,工作岗位有可能会越来越少,工作有可能是从过去的中心化变成去中心化。这意味着,未来不是没有工作,而是这些工作大部分都是要靠自己去发现、去主导。我们会发现未来有越来越多的数字游民会变成超级个体,他可以用 AI 把本来一个团队要做的事情,变为他一个人就可以做完。

因此,人不能把自己变得工具化,尤其是功利性地,只是想着学什么技能有什么用、一味追求去大厂工作,这样的思路一定要发生改变。

“我们需要去想一想,我到底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真正的有激情。同时呢,尽可能多地去找到一些身边的优秀的创业公司,在小公司里边,人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发挥。

最后,欢迎志同道合的你,加入我们!

最后,王佳梁面向大学生朋友们,发起邀约:“七牛实训营的理念,跟超脑 AI 孵化器的理念非常的一致。我们也很希望在座的大学生们,当你们未来通过七牛实训营、通过 AI 工具的应用成为超级个体的时候,也欢迎你们参与到超脑的项目来,成为志愿者导师,再带着中学生同学一起来做项目。”

期待拥抱 AI 时代、渴望成长为超级个体的你,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