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B级数据存储时代,企业数据资产的规模和访问模式不断变化,如何平衡存储成本访问效率成为IT运营的关键挑战。数据在其生命周期内价值会随时间衰减,访问频率通常会降低。对象存储提供的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分层存储是两种互补的自动化策略,旨在确保数据始终存储在成本最优且满足访问需求的层级,从而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和总体拥有成本(TCO)的优化。

生命周期管理:基于规则的自动化操作

生命周期管理允许用户根据预设的业务需求和规则,对存储对象进行自动化定时操作

1. 自动存储类型转化: 用户可以设定规则,使存储对象在达到特定天数后,自动从访问成本较高的标准存储 转化到成本更低的低频存储归档存储。这适用于数据访问模式相对可预测的场景。

2. 自动删除操作: 对于超过保留期限或已失效的数据(例如旧的日志、测试数据),用户可以设置自动化删除规则,以释放存储空间,优化资源利用率。

生命周期管理依赖于用户对数据的清晰定义保留策略

智能分层存储:基于访问频率的动态优化

智能分层存储(Intelligent Tiering)是一种更为动态、灵活的解决方案,它适用于访问模式未知或不断变化的数据,例如数据湖、数据分析和新应用程序产生的内容。

自动化成本节约: 智能分层存储服务可以根据数据的实际访问频率进行判断,自动将数据移至最经济实惠的访问层。这种机制实现了在细粒度对象级别上降低存储成本。

无感体验: 这种自动化分层在降低存储成本的同时,不会产生性能影响、检索费用或运营开销。这意味着用户无需手动监控和配置,即可实现自动化的成本优化。

实时访问保证: 与需要先解冻(例如1到5分钟,甚至5到12小时)的传统归档存储不同,智能分层存储保障了所有数据都能被实时访问

归档存储的创新:归档直读

对于需要长期低成本存储但又要求实时访问的归档数据,对象存储提供了归档直读存储。这种存储类型适用于云相册、媒体资产归档等场景,它提供了高可靠性、低成本的存储服务,同时支持数据的实时访问,解决了传统归档存储需要解冻等待时间的问题。

通过将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分层存储以及多种细分存储类型结合使用,企业能够建立一个高度自动化的存储策略,确保数据资产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都得到最经济、高效的管理。